是毋是,罵家己
【解釋】無論對錯,就是先罵自家人,甚至打自己的小孩給外人看
【比喻】(1)反求諸己 (2)是非不分
介紹台灣俗語的天地
是毋是,罵家己
【解釋】無論對錯,就是先罵自家人,甚至打自己的小孩給外人看
【比喻】(1)反求諸己 (2)是非不分
死豬鎮砧
【解釋】死掉的病死豬,放在砧板上賣也賣不出去
【比喻】(1)佔著茅坑不拉屎 (2)尸位素餐 (3)空佔位置不做事情
歹心烏漉肚,欲死初一十五,出山透風落雨
【解釋】壞心腸的人,死大都死在初一、十五, 出殯時則是既刮風又下雨
惡人無膽
【解釋】兇惡的人沒有膽量
【比喻】平時很兇惡,但遇到事情時卻又膽怯無比
豬毋吃,狗毋哺
【解釋】豬不吃,狗不咀嚼
【比喻】東西不好吃,連豬和狗都不想吃
人情較大過腳桶
【解釋】人情債比腳桶還大
【比喻】人情債難還
有來有往,無來清爽
【解釋】禮尚往來是必要的,但如果沒有反倒省得麻煩了
滿天全金條,欲捎無半條
【比喻】眼冒金星,好像滿天金條亂竄,但伸手要抓,卻一條也抓不到
猴穿衫也是猴
【解釋】猴子即使穿了衣服,也還是猴子
【比喻】嘲諷人喜歡裝模作樣
銅牙槽,鐵嘴齒
【解釋】銅的牙床,鐵的牙齒
【比喻】固執的、頑固的、不信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