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姑是姑丈,無姑野和尚
【解釋】有姑媽在的時候是姑丈,沒姑媽在時姑丈就像野和尚一般
【比喻】親戚間的關係不太牢靠,基本上是建立在人的關係之上
介紹台灣俗語的天地
有姑是姑丈,無姑野和尚
【解釋】有姑媽在的時候是姑丈,沒姑媽在時姑丈就像野和尚一般
【比喻】親戚間的關係不太牢靠,基本上是建立在人的關係之上
前人囝,毋敢食後母奶嘴
【解釋】前妻的子女,不敢吃後母的奶嘴
【比喻】怕被毒害
牽親挽戚
【解釋】本來沒有什麼真正的親戚關係,卻為了一些事而東拉西扯,說彼此是親戚
【比喻】沾親帶故拉關係
惡妻孽子,無法可治
【解釋】兇惡的妻子和叛逆的子女,沒有辦法可以改變
少年拼出名,食老顧名聲
【解釋】年輕的時候拼著要出名;年老的時候會愛惜聲譽
死囝乖,走魚大
【解釋】已過世的小孩是最乖的;沒釣到的魚是最大的
【比喻】得不到的最好
飼囝是義務,食囝看新婦
【解釋】養育子女是一種義務,但要吃兒子的一餐飯,還得看媳婦願不願意
飼囝無論飯,飼父母算頓
【解釋】為人父母生下了孩子,不分日夜全心在照顧小孩子,若是肚子餓了就會趕快餵奶泡牛奶,自嬰兒期到長大成人,從來不會去計較孩子。每天到底吃了多少餐?造成父母多大的負擔?擔心的是孩子不吃飯,但是當父母年老之後,需要孩子照顧的時候,子女卻會計算吃多少
【比喻】感慨為人子不孝者,對兒女和對父母是兩種不同的態度
教會變,狗會攑葵扇
【解釋】如果教能使人改變,那麼狗也會拿扇子
【比喻】再怎麼教,他(通常指孩子)還是不聽
教子泅,毋通教子peh樹
【解釋】教子游水,若失足落水,可以自己游上岸;教子爬樹一不小心失足,可能跌傷或致命
【比喻】教育方法的選擇應恰當